
尾礦二次利用,鐵尾礦制磚變廢爲寶
建築業用量多的就屬牆體磚,而牆體磚的原材料采用的都是粘性強的黏土,爲了燒制牆體轉,每年都要耗費大量的黏土,過分挖掘耕地土地而造成土地大面積損毀,各地爲了保護耕地,采取一些列保護耕地措施,從而使得制磚的黏土資源也越來越顯得緊張,在這裏小編就爲大家提供一個好辦法,就是利用尾礦制磚,既能保護耕地又能節省資源。
尾礦制磚不能盲目,要根據其尾礦的性質采取不同的制磚工藝,這樣才能保證産出磚的粘性很好,下面小編就介紹幾種制磚方法:
1、鐵尾礦制作免燒磚
隆中重工礦山研究院采用齊大山,歪頭山鐵礦的尾礦,成功地制成了免燒磚,這種免燒牆體磚是以細尾砂(SiO2>70%)爲主要原料,配入少量骨料,鈣質膠凝材料及外加劑,加入適量的水,均勻攪拌後在60t的壓力機上以19.6~114.7MPa的壓力下模壓成型,脫模後經標准養護(自然養護)28天,成爲成品。
制作流程:大連與隆中重工協作,利用鐵尾礦和石灰爲主要的原料,加入適量改性材料及外加劑,研制成的蒸養尾礦磚,物理學性能都比較好,其標號可以達到100號以上標准磚的要求。梅山鐵礦選礦廠利用梅山尾礦加入一些中砂(礦:砂=3:1),再加入3%水泥,8%~10%水和2%~3%的F-1外加劑,制成240mm×115mm×53mm的標准磚樣,然後進行抗折,抗壓強度和耐火性能等多項測試。主要技術指標均達到《非燒結黏土磚技術條件的要求,標號可達75號以上》。
2、鐵尾礦制作機壓灰砂磚
金嶺鐵礦選礦廠結合礦山的特點,利用尾礦生産機壓灰砂磚,該磚是以鐵尾礦爲主,加入適量水泥,經幹攪拌均勻,再加入少量粘結材料進行碾壓,提G其表面活性,經壓磚機壓制成型後,自然養護而成。該工藝流程簡單,不用火燒,不用蒸養,既節約能源(每萬塊磚比黏土磚節約標煤約0.16t),所生産的灰砂磚尺寸准確,棱角分明,外觀齊整,磚體平直,可節省抹面灰漿用量,提G功效,降低造價。該礦于1989年10月建成了生産線,生産的灰砂磚經測試,各項物理性能指標均達到機壓灰砂磚100號標准的技術要求。
制作流程:该工艺流程简单,不用火燒,不用蒸養,既节约能源,又环保,所产生的灰砂砖尺寸准确,棱角分明,外觀齊整,磚體平直,可節省抹面灰漿用量,提G功效,降低造价。
3、鐵尾礦制作碳化尾礦磚
碳化尾礦磚是以尾礦砂和石灰爲原料,經抷料制備,壓制成型,利用石灰窯廢棄二氧化碳進行碳化而制成的砌體材料。
將80%~85%的尾砂礦與15%~20%的生石灰粉按比例配合,加水9%左右攪拌溶解,然後,用八孔壓磚機成型,入窯前烘幹或自然幹燥,含水量4%以下,再進入隧道窯進行碳化,碳化的二氧化碳含量20%~40%,碳化的深度60%以上,出窯後即可獲得成品。
這種磚生産工藝簡單,對機器設備和土樣不挑剔,不存在難以掌握的技術問題,凡是有尾礦砂和石灰岩處,均可大量生産。
上一條:脫水篩的筛面尺寸对处理效果的影响
下一條:振動篩過濾網的分類你知道嗎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