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尾礦脫水篩在汙泥處理中發揮的關鍵作用
典型的汙泥處理工藝流程,包括四個處理或處置階段。*要階段爲汙泥濃縮,主要目的是使汙泥初步減容,縮小後續處理構築物的容積或設備容量;
D二階段爲汙泥消化,使汙泥中的有機物分解;
D三階段爲汙泥脫水,使汙泥進一步減容;
D四階段爲汙泥處置,采用某種途徑將末尾的汙泥予以消納。以上各階段産生的清液或濾液中仍含有大量的汙染物質,因而應送回到汙水處理系統中加以處理。
以上典型汙泥處理工藝流程,可使汙泥經處理後,實現“四化”:
(1)減量化:由于汙泥含水量很G,體積很大,且呈流動性。經以上流程處理之後,汙泥體積減至原來的十幾分之一,且由液態轉化成固態,便于運輸和消納。
(2)穩定化:汙泥中有機物含量很G,*易腐敗並産生惡臭。經以上流程中消化階段的處理以後,易腐敗的部分有機物被分解轉化,不易腐敗,惡臭大大降低,方便運輸及處置。
(3)無害化:汙泥中,尤其是初沈汙泥中,含有大量病原菌、寄生蟲卵及病毒,易造成傳染病大面積傳播。經過以上流程中的消化階段,可以殺滅大部分的姻蟲卵、病原菌和病毒,大大提G汙泥的衛生指標。
(4)資源化:汙泥是一種資源,其中含有很多熱量,其熱值在10000~15000kJ/kg(幹泥)之間,G于煤和焦炭。另外,汙泥中還含有豐富的氮磷鉀,是具有較G肥效的有機肥料。通過以上流程中的消化階段,可以將有機物轉化成沼氣,使其中的熱量得以利用,同時還可進一步提G其肥效。汙泥濃縮常采用的工藝有重力濃縮、離心濃縮和氣浮濃縮等。汙泥消化可分成厭氧消化和好氧消化兩大類。
尾矿脫水篩工藝具有以下的*點:
1、解決了傳統尾礦排放尾砂,造成的環境汙染、存在的保障隱患和占用大量的土地的問題
2、節省費用,使自流回水充分利用,節省占地面積,消除尾礦庫的保障隱患。
3、尾矿脫水篩工艺采用的设备、技术、工艺具有创新性,爲尾礦堆放及采空區的綜合治理開辟了嶄新的途徑。
4、投資少,效益大.經計算,采用尾礦脫水充填采空區工藝後,節約固定資産投資,節省保障治理資金,生態環境治理資金,節能減排和尾礦庫維護費用。
尾矿脫水篩实现的成果
1、尾礦含水量小于15%,解決了尾礦脫水難的問題。
2、比傳統工藝系統節省成本2元/噸以上;
3、設備的使用壽命是傳統工藝的2倍,維修成本低;使用濃縮型水力旋流器+多频脫水篩,经脫水篩处理后,筛上可达固含量85%以上,一般濃度在18%-30%的尾礦漿,甚至一些粗砂尾礦可達到90%以上,而篩下的不以過沈澱後還可達到循環和的效果,實現幹式排放,多次被評爲“綠色礦山的守護者”。
上一條:脫水篩在钾长石中的关键应用